资料图。汤琪 摄
猥亵儿童事件频发
8月12日在江苏南京发生的一起猥亵女童事件,持续占据舆情热搜榜。据媒体报道,当天,一名网友的爆料称,在南京南站候车室内,一名女童被同行年轻男子猥亵。小女孩的表情麻木,似乎也不知道拒绝。在周围旅客纷纷投来注视的目光后,这家人才匆匆离开。
8月15日上午,南京铁路警方通报称,经查,女童系涉事男子父母的养女,警方以涉嫌猥亵儿童罪对现年18岁的涉事男子段某某刑事拘留。
此后有媒体曝出,养父段某承认是他教导无方,没有太在意这一方面的家庭教育,现在后悔不已。
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认为,南京这起猥亵女童事件说到底是愚昧无知造成的,家长没有进行制止,女童也没有意识到被这样对待是错误,家人对此见怪不怪,习以为常。
彭晓辉表示,在中国,很多人在性的某一些知识上都是无知的,甚至可以说是“性盲”,这也足以说明,当前普及性教育的紧迫性。
就在该事件曝光后,8月14日,在重庆某医院候诊大厅内,有男子当众猥亵未成年少女,女孩全程都在玩手机,无反抗情绪。
此外,近期,郑州市公安局接部分网友举报,称网站“西边的风”存在大量猥亵女童的视频。8月17日,郑州市公安局通报,经初查,吴某升伙同王某才、曹某丽,以拍摄儿童教育片为名蒙骗未成年人拍摄不雅视频,并上传至其开设的网站“西边的风”。目前,因涉嫌猥亵儿童,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拘。
资料图:《珍爱生命——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二年级下册P29。
关于校园性教育的争议
几天时间里,多起与猥亵儿童、恋童癖相关的事件不断挑动着舆论的神经。这期间,一篇题为《家长嫌性教育太早,恋童癖可不会嫌孩子太小》的文章在互联网上疯传,儿童性教育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。
在上述事件曝光之前,今年3月,中国的儿童性教育问题曾因为一部小学教材被舆论广泛讨论。
3月初,有媒体报道称,杭州一位家长在其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《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尺度太大,引发网友热议,最终导致校方决定将该书收回。
中新网记者了解到,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的《珍爱生命——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系列图书,目前仍在北京的一些小学中使用。推动这本书进校园的公益机构“希希学园”负责人韩学梅告诉中新网记者,尽管该书的争议已过去5个多月,但出版社和编写组的压力依然很大。
“他们只想默默做事,如果再被舆论炒热,又会可能面临新问题,所以低调点比较好。”韩学梅说。
“其实读本没有什么问题,因为它完全符合联合国关于综合性教育的要求。”致力在广州的社区和学校推广性教育的公益机构“爱成长”教育(爱成长综合性教育课堂)教研主任苏晓雯对中新网记者分析,家长感到读本尺度大的原因是,那本书中涉及的性的定义、性教育的内容挑战了家长自己的价值观。
苏晓雯说,一些家长看来,性教育就是“青春期”和“防性侵”两个部分,其他的内容超过了他们的认知,就认为“讲多了”。
“在一些人的观念中,谈论性还是一件羞耻的事情,一些家长因此认为,性教育只是孩子在青春期才用学习的,这也是我们在和学校、社区讨论性教育时,其中一个比较困难的地方。”她说。
资料图:2013年,12岁的湖南女孩思思(化名)被同村74岁老人性侵并产子,这一消息曾引起媒体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图片来源:CFP视觉中国
不能忽视的猥亵儿童犯罪案件
有7年推广性教育经验的苏艳雯对记者介绍,这些年来,据她回忆,在向中小学推广性教育课的过程中,她遇到个别学校提出过“能不能男女生分开上课”等要求。
“校方主观认为男生女生一起上课的话,学生会感到不舒服,一些课业压力大的学校,有学生还提出能不能一边做作业、一边听她讲课。”苏艳雯说。
苏艳雯说,更为尴尬的是,在与一些学校商量性教育课程内容时,校方叮嘱最多的是,多讲青春期生理、性安全意识,少讲男女生的人际关系,以防早恋。
妥协的往往是苏艳雯这一方,她对记者坦言,“我们不会强迫孩子为了上一节性教育课,一直处在很焦虑的状态下,课堂上讲了什么,他们完全没在听,这不是我们想要的。”
不过,妥协之后,情况在近几年出现了反转,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向“爱成长”等机构抛出邀请,请他们走进校园传授性知识。苏艳雯说,这是因为近年来现实生活中,儿童遭猥亵或性侵现象正在引发社会重视。
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,仅在2013年至2016年,全国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犯罪案件就多达10782件。
“一些家长被如此惊人的数字吓到,他们反而成了‘惊弓之鸟’,现在他们希望学校多讲一些青春期、防性侵的保护。”苏艳雯说。
不过,苏艳雯也表示,目前学校方面将性教育课程常态化、持续化的还比较少,“就广州来说,即便我们机构做了这么多年性教育,也没办法说我们在哪一所学校有持续性的服务。”
资料图:合肥市洪岗社区联合合肥稻香村小学开展针对女学生的“性侵防范教育课”,提高学生们的防范意识。中新社发 张娅子 摄
性教育为何总是难落地?
“普及性教育课程,学校必须配置专门的性教育老师,但相关部门都没有给中小学专职配备这样的教师岗位,财政就不可能拨款发工资,教学资源经费就不可能拨付到从事性教育的课堂上。”彭晓辉说。
此外,彭晓辉表示,当前,中国性教育的法规并不缺乏,但可操作性不强。
记者查阅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发现,第二章第十三条明确,学校应当在学生中,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,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、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。
彭晓辉对此解读为,“从这个法规来看,学校如果不进行性教育,就相当于违反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。”
2013年9月,教育部、公安部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联合发布《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》,要求各地教育部门、共青团、妇联组织要通过课堂教学、讲座、班队会、主题活动、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、预防性侵犯教育,提高师生、家长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。
2016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纲要要求,以青少年、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,开展性道德、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,加强对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,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。
“这么多有关性教育的规定,为何落实不了?”彭晓辉说,多数规定表述模糊,执行效果不佳。
“普及性教育不等同于一些人认为的鼓励性开放,而是把性的自然知识、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尽可能系统、规范、科学地传递给受众。”彭晓辉说。(完)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