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

姜志刚代表:“放管服” 改革 要破解“一放就乱 一管就死”的难题

字号+ 作者:生活头条 来源:未知 2017-10-21 我要评论

经济日报—中国经济网10月20日北京讯(记者许凌)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“转变政府职能,深化简政放权、创新监管方式,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,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”,这

  经济日报—中国经济网10月20日北京讯(记者许凌)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“转变政府职能,深化简政放权、创新监管方式,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,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”,这是对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,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事宜的思想观念,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,将改革进行到底。

  姜志刚代表

  银川市委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,突破行政体制改革壁障“试水破冰”,探索封存69枚审批公章,划转26个部门153项行政审批事项、500多项业务统一进驻市民大厅,实现“一局一章管审批”等等“放管服”改革新模式,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。在2017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颁奖典礼上,银川市荣获了“中国政务服务突出贡献奖”的殊荣。

  “放管服”改革,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,被社会各界视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、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。然而,随着政府审批事项的不断下放,一些地方陆续陷入了“一放就乱,一管就死”的两难境地,在“放”还是“不放”之间举棋不定,甚至影响到了改革的推进。从银川几年来的实践,基本破解了这项改革“一放就乱”、“一管就死”的难题。

  基层调研

  放权,要有所放,有所不放,政府审批权限可下放,但自上而下的审批监管责任不能放。宁夏银川市自“放管服”改革实施以来,共接续开展了七轮审批“瘦身”行动,取消审批事项105个,下放职权112项,行政职权精简率达65.4%,在西部省会城市最少。目前,正在依托“智慧银川”,加快构建“不见面、马上办”的审批模式。之所以有“敢放”的底气,主要在于“放”的同时,跟进设计了勘验评审、审批专用章、审批监管协同联动等78项规章制度,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、审管信息互动、网上审批大厅、手机APP等四大政务平台。下放112项职权,百姓办事简单方便;配套78项制度,部门审批更加严格高效。这种“外松内紧”的“放管”,受益的是群众,体现的是效率。

  监管,要有所为,有所不为,把应管的管起来,把不该管的交给市场。对该管的,要守住“安全”底线,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用真功,不能在审批中人为增加程序,设置壁垒。事中事后的监管,一靠自上而下的监督,二靠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“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,让人民监督权力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”。“放管服”改革,服务对象是群众、受益的是群众,最后成效的评价也是群众,靠群众的监管最有力、最直接。我们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、民主监督、司法监督、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贯通起来,以强大的监督合力,倒逼审批部门履职担责。宁夏银川市在强化群众监督中,创设“电视问政”栏目,策划举办“这样的监督到位吗?”等专题问政20期,曝光问题280多个,问责干部120多人;整合55部热线开通“12345”便民服务一号通平台,累计受理市民诉求25.1万余件,办结23万余件。

  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宁夏厅

  银川实践表明,“一放就乱,一管就死”不是改革本身的问题,是改革者需要破解且能够解决的问题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与初始需要勇气相比,当前更需要智慧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积极回应新时代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坚持改革创新不放松,不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更加彻底地“放”、更加有效地“管”、更加优质地“服”,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姜长云:加快向服务业强国迈进

    姜长云:加快向服务业强国迈进

  • 姜超:国内经济短期稳定 M2增速放缓货币回归稳健

    姜超:国内经济短期稳定 M2增速放缓货币回归稳健

网友点评

关注微信
手机网站
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