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2日,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小组会议,就本组关注的热点问题议政建言。会后,全国政协委员丁秀花、罗黎明、石红(从左至右)就有关问题继续讨论。经济日报记者 高兴贵摄
“我国人才的数量质量远不能适应制造强国建设需要,不能适应制造业与互联网、大数据等融合发展的要求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在教育界别小组讨论时说,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,实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。他的话引起多位教育界委员的共鸣。
“要注重改变培养方式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、掌握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的复合型人才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勇认为,现代工程技术和先进制造业,都需要多种技术系统集成。因此,大学要注重以跨学科、交叉班的方式,培养训练学生的系统集成能力。曾勇委员介绍,电子科大已经开设智能制造实验班、互联网+复合培养实验班,课程横跨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等学科,需学习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互联网金融、大数据等技术知识。毕业时,学生能根据自己所修课程获得相应的双学位。
“产教结合、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发展方向,我们的学生就是产教融合的受益者。”针对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状,全国政协委员、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介绍,早在2015年,学校就与新松机器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搭建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,学生能够在新松的工厂里试验、实习,校企共同探索做大做强国产机器人产业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,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主动融入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中,兰大目前正结合区域发展重大课题大力补齐工科短板。讨论交流中,委员们反映,工科院校在制造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不少共性问题。
在培养模式方面,全国政协委员、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建议,应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,形成优势互补、项目共建、成果共享、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。
我国工科教师存在着实践能力不足等欠缺。在制造业较发达的德国,工科大学教授须有企业工作经历,促使他们在培养人才时,会将企业需求、技术创新、工程能力融入其中。曾勇委员认为,这种经验值得借鉴,工科教师应该具有跨学科研究和业界实践的经历,建议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,搭建实践平台,学校的考评机制也应作出调整。
“制造业职工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,部分学生存在重视虚拟经济、轻视实体经济的观念。”赵长禄委员反映,待遇偏低影响行业吸引优秀人才。对此,委员们建议,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制造业特殊人才培养战略,使优秀人才愿意留在装备制造业,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。(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剑)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